我国碳市场现状、问题与高质量发展对策

2023.01.05

导言

    碳排放权市场是刺激各领域主动减排,最大化减排行动社会经济效益的政策性工具。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


内容摘要


    为实现“双碳”达标,我国已展大量基础工作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是实现目标的核心政策性工具之一,发展备受关注。从中长期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仍然面临碳交易规模发展后劲不足和碳价格稳定性较弱、碳金融产品规模化运用不足和碳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低、碳交易主体覆盖面窄和碳市场仍处于分割状态等问题。对此,应综合施策,渐进完善碳交易定价机制,循序推进碳期货市场布局,加快引入更多碳市场参与主体等。

本文引用信息:聂正标. “双碳”目标下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高质量发展[J]. 宏观经济管理,2022(11):37-44.



我国碳市场情况与特征


    一是经济杠杆撬动重点排放单位主动减排。各地碳交易市场的主要碳金融产品种类达10余种。二是免费配额激励高排放企业主动交易。多个减排企业通过出售配额收获颇丰。免费配额在前期有助于吸引企业参与碳交易,减少企业调控碳排放相关成本,降低企业在碳市场交易过程的融资约束,客观上避免了区域间和国家间的碳泄露问题。三是以低碳交易推动欠发达地区有效创收。碳市场的运行帮助经济高值地区的企业通过水电、光伏和森林碳汇等方式从经济低值地区获得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实现碳交易利益补偿机制,推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


    全球来看,一是我国碳市场减排总量遥遥领先,覆盖了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潜在交易价格超过千亿,是覆盖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二是我国经济减排统筹兼顾,从各国的长期目标看,以欧洲、中亚、北美等地区为代表的国家均以绝对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为目标,还是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置于绝对的对立面。我国探索减排增效和经济发展有机统一,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统筹兼顾之路。



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碳交易规模发展后劲不足,价格稳定性较弱。从碳市场成交额的增幅来看,2014至2022年,累计成交额年增幅逐年波动递减,2022年仅17.5%,累计成交量仅增加9.7%,而国内对未来的减排成本也因疫情与俄乌战争而不乐观。碳市场交易存在明显周期性,成交日期集中于7月开始之初、9月碳配额最终核定发放期以及11月临近履约期。履约期与非履约期交易的高低变化凸显“潮汐现象”。


    二是碳金融产品规模化运用不足,碳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低。碳金融在很大程度上被定位为服务于碳减排的从属性市场工具而非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其中,碳信贷和谈债券等融资类工具/服务发展较快,而探险或期货等场内交易工具和碳远期、场外碳期权等场外交易工具发展滞后,碳指数和碳保险缺乏规模化运用。碳金融作为经济新业态,操作、开发模式和交易流程繁琐,交易规则复杂,投资回报期长,加之国内政策和法律条件仍不成熟,不利于碳金融机构参与交易。


    三是碳交易主体覆盖面窄,碳市场处于分割状态。目前,参与主体仅限于电力行业的2162家企业,且不同碳市场针对行业的配额分配标准不一,公平和效率难两全。碳市场对于部分出口征税的高排放行业也未给予差异化对待,导致成本压力。欧盟配额分配前,公众依法享有表达权,减排信息受全欧盟范围的公众监督,而我国碳市场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仍没有得到充分考虑。



对策建议


    一是从加大有偿配额比例、优化配额总量定制、健全碳交易相关数据库三方面着手渐进完善碳交易定价机制。目前碳配额分配主要基于基准并根据产能进行时候调整,政府应及时公布下一个遵守期内的配额分配计划以稳定市场情绪,应在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和行业基准下,渐进增加有偿配额比例,有偿分配所得资金可建立低碳产业发展专用基金,从而实现碳产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配额总量影响稀缺性,从供给端影响碳市场配额价格,应妥善考虑外生宏观冲击因素和国内各地区产业类型,保证全国平均减排成本最小化。应在国家层面建立涵盖多功能一体化的数据分析平台,完善企业披露制度,建设交易市场信息公开共享系统,建立碳计量服务体系。


    二是循序推进碳期货市场布局。发挥远期现货的价格引导作用,以公开、连续、前瞻性的碳价格引导资金投入低碳经济。应合理规范金融监管体系,统筹零散监管体系,确保碳期货市场平稳运行。


    三是加快引入碳市场参与主体。首先是扩大碳市场的行业覆盖,铝、水泥、钢铁、石化和造纸等高耗能行业应逐步被纳入国家排放交易体系。其次是完善市场参与主体链,应执行好信息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适当公开年度配额总量、分配方法等信息,为科学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最后是营造绿色金融生态,打造全球绿色金融示范区,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双向开放。

返回